沅陵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国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县委县政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沅陵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 202.49亿元,同比增长6.2 %(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63亿元,同比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83.69亿元,同比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86.16 亿元,同比增长6.0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0492.97元,同比增长7.4%。三次产业结构为16.1:41.3:42.6。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分别为9.0%、52.1%、38.9%。
全县年末常住总户数为19.19万户,常住人口为49.7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01万人,农村人口27.7万人。全县年末城镇化率为44.28%。全年出生人口3236人,出生率为4.78‰,死亡人口4853人,死亡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026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796人,就业困难援助对象再就业718人。为4944名登记失业人员开展311就业服务约5.85万次,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150人。
二、农业
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39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农业产值为31.53亿元,同比增长3.5%;林业产值为5.33亿元,同比增长4.5%;牧业产值为16.49亿元,同比增长4.4%;渔业产值为4.04亿元,同比增长0.1%;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为1.0亿元,同比增长8.2%。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3.26亿元,同比增长3.2%。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4.25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25.56万吨。全年生猪出栏29.16万头,猪肉产量2.14万吨;牛出栏2.32万头,牛肉产量0.27万吨;羊出栏20.92万只,羊肉产量0.34万吨;家禽出笼274.3万羽,禽肉产量0.48万吨,禽蛋产量0.17万吨。
全县现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212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16家,市级示范社22家;家庭农场有130家,其中省级示范场14家,市级示范场24家,星级农庄8家。全县高档优质稻面积7万亩,带动发展中高档优质稻36.5万亩以上,发展特色旱杂粮油18万亩以上,创建5个千亩优质稻示范片,1个千亩高粱示范片。全县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场205个,年饲养10万羽以上的家禽养殖合作社4家,辉佳渔业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流水养殖基地通过农业农村部验收,被评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全县现有“二品一标”产品34个,其中有绿色食品生产企业15家产品19个,有机食品生产企业11家产品12个,地理标志产品3个。我县被评为“百县、百茶、百人”先进县。
全县完成农户改厕6082口,修建公共卫生厕所8座,获批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美乡村)1个,市级和美乡集镇1个,市级和美乡村15个。危旧房屋改造163栋。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80.19亿元,工业增加值63.53亿元,同比增长4.9%,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全县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6.88亿元,同比增15.0%。
表1:2023年规模工业主要工业品产量
主要工业品 |
单位 |
产量 |
增长(%) |
黄金 |
千克 |
46304.4 |
-5.6 |
锌金属含量 |
吨 |
1730 |
6.8 |
电子元件 |
亿只 |
98.21 |
-30.4 |
锑品 |
万吨 |
1.22 |
-7.3 |
锌 |
万吨 |
2.8 |
55.3 |
水泥 |
万吨 |
4.97 |
15.9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62.7 |
-0.2 |
仲钨酸铵 |
吨 |
850 |
-59 |
四、服务业
全县完成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26亿元,同比增长8.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5亿元,同比增长6.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56亿元,同比增长13.3%;金融业增加值9.5亿元,同比增长10.2%;房地产业增加值13.14亿元,同比增长2.3%。
全县年末拥有移动电话用户41.6万户,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15.5万户,有线电视用户1.9万户。邮政业务总量实现8688.6万元,同比增长14.73%。
全县接待游客548.9万人次,同比增长57.19%,实现旅游收入50.7亿元,同比增长55.46%。全县拥有国家旅游等级景区(点)9家,其中4A及以上景区1家、3A景区8家。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总额同比增长8.5%。其中,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占投资比重为66.4%;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4%,占投资比重为37.26%;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6.3%,占投资比重为26.93%;高新技术投资同比下降56.6%,占投资比重为9.43%;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3.4%,占投资比重为62.09%;全年房地产投资11.76亿元,同比下降7.33%,占投资比重为9.49%。
六、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17亿元,同比增长9.8%。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3.12亿元,同比增长8.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4.06亿元,同比增长12.52%。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3.73亿元,同比增长14.97%;零售业零售额41.32亿元,同比增长10.06%;住宿业零售额5.24亿元,同比增长2.23%;餐饮业零售额6.88亿元,同比增长11.5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99.6%;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0.6%。
七、对外经济
全县共完成外贸进出口7.58亿元。全县共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7个,合同资金129.61亿元,其中合同资金10亿元以上(含)项目4个,合同资金2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下项目12个;新引进“三类500强”企业项目6个。完成省外境内到位资金67亿元;完成湘商回归新注册企业11家,湘商回归投资企业到位资金21.25亿元;外资实际到位资金523万美元。
八、财政和金融
全县实现公共财政收入18.81亿元,同比增长14.78%;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12亿元,同比增长10.28%,其中,地方税收收入10.14亿元,同比增长5.98%,税占比达到71.8%。全年累计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6.24亿元,同比增长10.57%。
年末全县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79.67亿元,同比增长9.3%。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76.72亿元,同比增长21.21%。
全县保费收入49785.17万元,同比下降5.27%。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3128.41万元,同比下降5.55%。
九、教育和科技
全县拥有公、民办中小学校(含幼儿园、特殊学校、职中、进修学校)187所,其中完中2所,独立高中3所,职中4所,初中45所,完小15所,幼儿园131所,进修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另外有教学点55个,已办证民办培训机构82家。全县有在职教职工4870人,其中专任教师4813人。有在校幼儿1.32万人,在校小学生3.53万人,在校初中生1.9万人,在校普通高中生9918人,在校中职生3808人,在校特殊学校生80人。
全县本、专科共录取3224人,录取率达83.5%以上,其中本科录取1436人。全县义务教育整体巩固率100%,其中脱贫户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12429人。落实适龄残疾对象134人送教服务,参与送教教师共280人。发放各类助学资金3421.73万元,资助学生约4.5万人次。
2023年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同比增长37.03%,全县有效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37家;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90家,同比增长率363.41%。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0.4亿元,同比增长率356.4%;技术合同项数达481份,同比增长率472.6%。全县现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农家科技小院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市级专家工作站2个,规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的占比达67.5%。2023年,沅陵碣滩茶农业科技园经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山能环保《氯氨法绿色化回收锌二次资源技术》获湖南省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十强项目奖”。我县新质生产力形成进程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对全县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2个,省级6个,市级14个,县级17个;国家级传承人1名,省级传承人5名,市级传承人14人,县级传承人121人。
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21.53万人,全年开展全民健身项目20项次。全县有体育场地1478个,其中运动场(体育场、小运动场、田径场)1153个,游泳池(游泳跳水场馆)7个,各种训练房(综合房及专项训练房)6个。创建村级体育活动场所12个。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6个。
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 550个,其中县直医疗卫生单位15个,卫生院(含分院)45个,公共卫生管理所21个,村卫生室396个。全县现有执业医师 1014人,执业助理医师624人,注册护士2048人。全县共有病床位3664张。完成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 2320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查2511人,“两癌”免费筛查8006人。
全年甲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0例;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2416例,死亡7例;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4511例,死亡0例。
十一、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093元,同比增长7.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59元,同比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09元,同比增长7.8%。
全县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6297元,同比增长6.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1928元,同比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3070元,同比增长5.5%。
全县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3.38万人次,发放最低城市生活保障资金1672.68万元;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23.44万人次,发放最低农村生活保障资金6639.48万元(含一次性生活补贴和价格临时补贴)。
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登记参保人数40.28万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1.27万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3.49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5.52万人。退休人数13.73万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0.87万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1.26万人。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总人数为52.13万人,其中职工医保参保人数为3.96万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为48.17万人,参保率位居怀化市前列。全县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01万人。全县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95万人,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达1195人次。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1.3万公顷;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2个,其中国家级1个。年末林地面积698万亩,国家和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216.93万亩,天然林254.14万亩,森林覆盖率76.19%,活立木总蓄积量0.25亿立方米。全县完成义务植树118万株,面积2700亩。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3.26万亩(包含油茶新造7939.3亩,黄柏种植2.0亩)。
全县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349天,其中优209天,良140天,优良率为95.6%;空气质量指标中PM2.5年平均浓度为31μg/m³,PM10年平均浓度为45μg/m³。全县7个常规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水质均能达到Ⅱ类水质。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范围41.4-69.1dB (A),平均等效声级52.8dB(A);夜间等效声级范围32.3-55.6dB(A),平均等效声级42.6dB(A),城区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二级”,质量评价为“较好”。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昼间等效声级范围52.2-74.4dB(A),平均等效声级63.7dB(A);夜间等效声级范围43.8-73.1dB(A),平均等效声级53.3dB(A),质量等级为“一级”,质量评价为“好”。
全县社会用电量9168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75%。其中,工业用电量3427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6.03%。
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5起,死亡5人,受伤1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2人。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按照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进行修正后的数据。
4、节能降耗数据以省统计局公布数为准,本次公报不予公布。
5、非统计直接口径的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初审:宋 霞
复审:龚路生
终审:陈 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