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磅礴力量 铸就人间奇迹——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怀化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大道如虹风正劲,潮涌怀化谱华章。怀化地处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之间,自古以来因受地势、地形等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新中国成立75年来,五溪儿女当家做主焕发出前所未有的主人翁精神,迸发出改天换地的惊人力量,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巨变,跻身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一带一部”战略性“节点”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国九大生态良好区域之一、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一张张熠熠生辉的烫金名片,展示着怀化不凡历程和独特魅力。
一、经济发展沧桑巨变
(一)经济总量翻倍攀升。新中国成立75年来,怀化市经济总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地区生产总值(GDP)相继突破了1亿元阶段(1949-1977年)、10亿元阶段(1978-1993年)、100亿元阶段(1994-2011年)和1000亿元阶段(2012-2023年)的华丽变迁,2023年达1948.52亿元,2024年有望突破2000亿元台阶。1949年怀化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仅76元,1957年达109元,1989年上千元、达1027元,2008年突破万元大关、达10812元,2012年超过2万元、达21018元,2018年突破3万元大关、达30449元,2023年突破4万元大关、达43335元。
(二)财政实力明显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期,怀化经济基础非常薄弱,1951年地方财政收入仅192万元。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活力不断迸发,1978年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亿元、达1.17亿元,1991年较1978年翻了近两番、达4.08亿元,1998年再翻一番、达8.43亿元,2005年突破10亿元、达11.01亿元,2021年跨越100亿元台阶、达111.98亿元,2023达124.18亿元、比1978年增长105倍、比1951年增长6466倍。财政收入的增加对加强社会保障、减小城乡差距、切实改善民生等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产业结构实现历史性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怀化市产业结构经历了由单一向多元、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型。从最初的以农业为主,到如今的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由1949年的73.8:11.3:14.9调整为2023年的14.5:29.0:56.5,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下降59.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上升17.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大幅提升41.6个百分点。1949-1986年,三次产业结构总体呈现“一二三”产业顺序,1988-1997年为“一三二”,1998-2002年为“三一二”,2003年之后表现为“三二一”。
(四)工业地位由弱变强。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大力恢复工业生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怀化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工业企业增加明显,由1949末年的60家发展到2023年末的4700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982家。工业门类不断齐全,2023年,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怀化涵盖35个,主要产品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箱包、工艺美术用品、合成纤维、中成药、电工机械专用设备、电缆、电子器件、仪器、风电等。工业规模相继扩大,怀化大力实施产业及产业园区倍增计划,工业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工业增加值不断递增,1949-2023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4%,2023年工业增加值达444.8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1949年的11.1%提高到2023年的22.8%。
(五)投资规模迅速扩张。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建设步伐加快,资金投入不断加大,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通过改革投资体制、调整投资结构、拓展投资渠道,基础设施投资迅速扩大,投资主体逐步多元化。1950年怀化固定资产投资仅有414万元,1978年增加至1.97亿元,1987年达6.00亿元,1991年过10亿元,2007年上100亿元,2008-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1%。
二、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一)教育先行引领社会进步。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教育教学设施明显改善,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普通中学由1950年末的25所增加至2023年末的380所,在校人数由0.05万人增加至29.20万人;小学在校人数由1950年末的16.20万人增加至2023年末的37.37万人;各类学校教职员工由1950年末的6031人增加至2023年末的6.82万人。引进了长郡、雅礼、湖南师大、衡水等优质教育资源入驻,芷江师专升格为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医药学院完成整体搬迁,怀化学院拟更名为湖南民族学院。2023年末普通高等学校4所,在校学生数6.34万人。
(二)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增强。新中国成立75年来,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奋力推动创新发展,科技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新,再上新台阶。1973年,由时任安江农校老师的袁隆平主持,李必湖、尹华奇参加“籼型水稻杂交优势利用”成果产出,1975年在全国大面积示范推广,20世纪70年代末该科技成果走向世界,为世界粮食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袁隆平获得联合国创造发明“金质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18年,怀化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复为国家级高新区,成为武陵山片区首家、湖南省第8家国家高新区,怀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国家验收。兑现落实《怀化市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行动计划(2018-2020年)》激励措施,对27大类56项创新事项给予奖补,极大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积极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2022年R&D经费达到34.67亿元。
(三)医疗卫生体系日臻健全。新中国成立初期,怀化卫生事业十分落后,全市仅有医院2所、教会医院3所、县卫生院10所,卫生技术人员233人。历届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建立健全新型医疗卫生机构体系,培养引进大批卫生技术人才,卫生事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全市卫生机构由1956年末的659个增加至2023年末的4731个,卫生技术人员由1956年末的2535人增加至2023年末的4.11万人,医疗机构床位由1956年末的672张增加至2023年末的37859张。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取消了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初步建成了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建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妥善应对了“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等重大疫情,建立完善了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
(四)交通网络飞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怀化境内仅有5条简易公路,通车里程仅648公里。1977-1980年,开始掀起县乡公路建设高潮,共新建公路3604公里。截至1999年末,100%的乡镇和85%的行政村通了公路,公路总里程达7666公里。自2007年11月10日,邵怀、怀新高速公路竣工通车后,杭瑞高速怀化段、沪昆高速怀化段、包茂高速怀化段、常吉高速沅陵段、娄怀高速怀化段等相继通车,形成了“一纵三横一环”高速公路骨架网。截至2023年末,怀化公路总里程达21006公里、是1949年末的32.4倍,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11公里、是2007年末的4.2倍。1970年8月,湘黔铁路、枝柳铁路动工修建,并分别于1972年2月、1978年12月建成通车,境内全线总长499.3公里;2014年12月26日,沪昆高铁怀化段开行,怀化步入“高铁时代”;2018年底怀邵衡铁路建成通车,境内铁路由原来的3条增加到5条,正线总长度增加到890.2公里,其中高铁300公里,铁路运输网由原来的“大”字形发展成为准“米”字形格局。芷江机场自2005年12月19日正式通航,2015年升级为C级机场,目前运营航线增至11条,通航城市达15个。全市形成了普铁、高铁、高速、普通公路、航空、航运“六位一体”的综合交通格局,实现了从“区域性交通枢纽”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转变。
三、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一)商品市场日益丰富繁荣。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怀化积极改革流通体制,打破了国有商业独家经营格局,形成了国有、集体、个体、私营、联营等多种经营模式并存、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相互竞争的商品流通体系,告别由国家统控的“票证年代”,商品种类不断丰富,由过去单一的粮、油、衣等基本生活商品向享受型、发展型等多种商品共存,各类商品种类繁多、供应充足,满足了城乡不同层次的各种消费需求。194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4142万元,1978年达3.6亿元,1985年达10亿元,2006年过100亿元,2009年过200亿元,2023年达769.29亿元,1950-2023年年均增长10.7%。
(二)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缓慢恢复,居民收入水平较低。1978年到2012年,怀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92元增加到5024元,增长53.6倍,年均增长12.5%。1984年到2012年,怀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10元增长到15666元,增长14.5倍,年均增长12.1%。2013年怀化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022元,2023年达24555元,比2013年增长1.45倍,年均增长9.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17632元增长到2023年的35945元,增长1.04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5849元增长到2023年的15352元,增长1.62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从2013年的3.0缩小至2023年的2.3。
(三)居民生活质量极大改善。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怀化居民消费结构从生存型迈向发展型,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享受型消费。2023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25893元,比1978年增长136.7倍,年均增长11.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8年的52.7%下降至1998年的47.2%,2023年下降至30.1%,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见证着城镇居民生活的变迁,展现了居民生活改善的美好趋势。2023年怀化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866元、比2013年增长1.53倍、年均增长9.7%。居民生活条件更舒适,2023年末,怀化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50.5平方米、比2013年末增加17.4平方米;每百户拥有洗衣机95.92台、电冰箱102.07台,比2013年末分别增长55.6%和35.0%。居民对发展型消费更青睐,2023年怀化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936元、比2013年增长2.5倍,占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15.6%、比2013年提高4.3个百分点。
(四)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怀化文化事业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年文化事业局正式成立,文化艺术事业纳入政府职能部门管理;1950-1983年,全市各县先后建立收音站,到1997年先后建成10个中继站,实现了怀化电视台的全市覆盖;1999年启动实施“村村通”工程,2023年末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8%,比1978年末分别提高59.6和89.8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创作日益繁荣,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目前,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5个,公共图书馆14个,博物馆(纪念馆)12个,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1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68个。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和吸引力,自2003年起将“抗战文化”升华为“和平文化”,先后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 2015年,成功承办纪念向警予同志诞辰120周年等重大活动;2016年,成功举办央视“心连心”艺术团走进通道慰问演出、湖南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庆典等活动。2019年,成功举办湖南怀化通道·侗族大戊梁歌会暨第八届湘桂原生态民族风情节等活动。2021年组织参加湖南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和投融资大会暨重点产业项目对接活动;承办第四届“锦绣潇湘”湖南文化旅游创新创意大赛之遇见怀化活动。湖南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连续2年在辰溪县孝坪镇爱国村篮球场火辣开赛。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75年风雨兼程,75年沧海桑田,怀化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人民生活由水深火热到蒸蒸日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强,各项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展望未来,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深入实施“五新四城”战略,加快国际陆港建设,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坚定走好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中展现新作为!
撰稿:胡少华
复审:廖文忠
终审:杨 军